Tuesday, May 22, 2018

TALK: 2018 遊牧影展觀影心得


或許和音樂有點無關,還是特地開了 blog 來記錄一下。
即使遊牧影展仍在進行,但個人的觀影清單已經告一段落;其中包含了重視獨立音樂 DIY 精神的《平行世界:獨音論》(Parallel Planes)、描繪迷人無序的日本車庫搖滾音樂場景的《東京車庫狂熱》(Garage Rockin' Craze),以及本次最受注目紀錄片之一,記錄第一位擁有立委身分的重金屬樂團主唱(XD)林昶佐的《台灣政治重金屬》(Metal Politics Taiwan)。
以下心得並不客觀,或多或少都受到個人喜好而有所變動,請小心服用(???)。XD


[平行世界:獨音論 Parallel Planes]



原先選擇這部片,是因為 Michael Gira(Swans)和 Ian MacKaye(Fugazi、Minor Threat)出現在訪問名單中;前者的音樂極端、艱澀(ㄅ歉我凡夫俗子)卻震撼,後者則是影響 DIY 與硬蕊龐克場景的重要角色之一,兩人創作的音樂風格並不相同,但同樣可被歸類在反文化,且都是從頭至尾(??)的獨立創作者,十分好奇他們見解的異同之處。
由閃爍的影像與聲音的搭配,可知道導演對這些歌曲有自己一套看法,就某方面來說,導演也是將已知的音樂,重新組合成她心中的另一個模樣,和片中受訪問的那些創作者,同樣具有實驗及獨立精神。
(雖然畫面真的閃得眼睛蠻痛的XD)

片中可分為三個主題:創作契機、自營廠牌的情況,以及獨立音樂的實驗與包容。
第三個主題讓人最有同感,許多樂迷停留在同溫層、只接受那些和自己聽過的音樂很像的東西,而去排斥一些跨界、具實驗性的音樂,甚至認為「只是垃圾」。這種對類型音樂的死忠不是不好,但比起那些只會嘴砲的人,我更欣賞裡面那些即使被批評,還是繼續創作,讓時間證明自己的 Alap Momin 和 Otto von Schirach。此外,忘記是 Deerhoof 還是 Xiu Xiu 的樂手,所說的「我認為音樂人也要會創作一些難聽的音樂。」這句話也超帥的。
當然 Ian 所說:起初接觸龐克樂時,根本不覺得這是音樂,但在某一天,卻被龐克樂深深吸引,就像是突然開竅一樣,發現這就是他所追求的(反文化),這段也讓人非常有共鳴。就算不是創作者,但依舊在某個瞬間會陷入某類已經接觸過的曲風,就像一見鍾情一樣。

其實紀錄片一直都不是我的菜(說來羞恥,即使是《一級危險》這種極鏘極有趣的片,我還是睡著了XDDDD),不過看過幾次後,逐漸掌握到該以什麼樣的期待觀看紀錄片,或許這是我沒有睡著的原因之一吧。(?
從內容剪接可以感受到,導演原先對音樂產業就有自己的一番見解,這些片段只是更加強了她的論點。老實說蠻有趣的,畢竟這 12 位創作者,有些回答不受控制、天外迸出一筆,組合起來卻像是本來就設定好的主題,彼此對話、呼應。

唯一稍嫌失望的是翻譯品質,看到 hardcore 被翻譯成「重搖滾」,大概是自從之前看過某 blog 把 post-hardcore band 翻譯成後搖滾樂團後最震驚的一次了,但對於這些文青來說,可能覺得「hardcore 吵死人了,絕對是重搖滾」吧!?
然後會後的 Q&A 時間,也讓人體會到翻譯的重要性;有些導演的回答並沒被準確翻譯出來,且以中文提問的觀眾,在經過翻譯後問題也失準了。我可以理解口譯與翻譯的難處,但翻譯者似乎對音樂名詞不夠嚴謹,都將 riff 翻譯成重複樂段了,為什麼 hardcore 會以為是重搖滾呢?
此外,不管 Erase Errata 要翻成「修正錯誤樂團」還是「伊瑞絲愛瑞塔樂團」,至少前後統一一下吧?
(當然有電影看就很感激了啦,我被翻面映畫的翻譯品質寵壞了。XDD)

[東京車庫狂熱 Garage Rockin' Craze]



和前一場看得出某些片段是手持錄影、片段剪接又有點實驗性的《平行世界》比起來,《東京車庫狂熱》在剪接和攝影部分可說是部專業的紀錄片,影像和聲音的搭配非常出色,內容也相當流暢。
(而且翻譯比起上一場好多了,至少沒有錯字,hardcore 也翻成硬蕊。)

預告和電影介紹其實已經把電影內容講完了,這就是部記錄東京車庫音樂場景的紀錄片,記錄了定期舉辦的車庫龐克聚會「回到墳墓」(Back From The Grave)、裡面那些大放異彩的團,以及主辦人 Daddy-O-Nov 的軼事。
但比起紀錄片,我更想說的是:這是一部對日本車庫搖滾場景的告白電影!XDDD
無論是表演影像、樂團樂手們的閒聊,或是整體的氛圍,似乎都在對觀眾傳達「東京的車庫搖滾很好玩喔!一起來玩吧!」的想法。雖然位於東京新宿,但整體的氣氛卻像是在布魯克林這類充滿藝術生命力的場所,在這裡沒有秩序、沒有前輩後輩、先來後到的區別。
(有一段提到母親年輕時就開始在「回到墳墓」表演,一直對女兒保密,但女兒高中時也接觸了車庫搖滾,發現她喜歡的樂團都是媽媽的朋友,甚至最後和媽媽一起玩團,這段超神奇的XDDD)

之前借了一本書寫東京地下硬蕊場景的書來看,雖然同樣在東京、同樣受到「回到墳墓」所影響,但硬蕊表演的參與者大多是 25 至 30 歲的年輕人,而不像車庫搖滾一樣,同時具有 2、3、4、50 代的人參與其中;且日本的車庫搖滾場景十分豐富,不僅有自己的獨特性,也包容許多的搖滾類型,例如衝浪搖滾、華麗搖滾等,都充分融入了場景。
日本有這樣蓬勃發展的車庫搖滾場景,絕對要歸功於 Nov 桑,由 80 年代後期開始,便在此推廣車庫搖滾,使得吉他狼、 The Minnesota Voodoo Men 等車庫搖滾勁旅得以成長。
回想起來,台灣有這樣子持續三十年,且一直以非商業、地下形式活動的團隊嗎?
或許沒有,但若以組成形式的相似性來說,愁城似乎是最接近的答案,期望他們可以成為台灣龐克版的「回到墳墓」!XD

[台灣政治重金屬 Metal Politics Taiwan]



其實蠻驚訝遊牧影展會播。這部應該吸引了一些和平常不同的族群,觀眾的穿著,和前面兩場完全不一樣XDDDD
比起拍攝專屬林昶佐的個人紀錄片,我覺得導演 Marco 更想藉由記錄林昶佐平常做的事情、遇見的人對林昶佐的評價,來表現出「身為一個外國人,所看見的台灣」。從片中強調台灣處處可見正方形和鐵窗、以及展演性的軍事行為的段落看來,或許導演認為台灣是過於壓抑的地方?抑或是,他想要展現的是台灣表現與性格上的矛盾感?(只是腦補。

紀錄片由站上青山祭的舞台開始,將時間軸拉到兩年前,參選、當選立委以及處理事務,最後回到青山祭的舞台現場,以青山祭的表演作為結束。
在跟拍行程的途中,其實我一直有種「林昶佐是不是不想理鏡頭」的感覺,映後分享證明我的感受是對的XDDDD 或許是後來已經習慣了,總覺得過了鄭南榕追思會以後,Freddy 才真正願意透露自己私人的一面。
如同映後 Q&A 所說,以台灣人的角度看這部紀錄片,或許會有點無聊,因為片中不僅有解說歷史的影像,同時某些政治歷史脈絡也給人一種被簡化為「自從太陽花學運後,許多運動如雨後春筍般開始行動」的感覺;但導演的目的似乎是將台灣政治上的突破、困境,甚至是矛盾的部分都介紹給國際,所以這樣的編排我是還算可以接受。

某些部分的剪接和音樂搭配稍微突兀,例如《破夜斬》以及《火薰時代》的音樂錄影帶畫面,總覺得非常匆忙,在沒有緩衝的情況下就插進兩段影像中;且現場表演的收音也不太理想,不過這或許也是紀錄片才能看見的不完美吧。
即使我原先以為導演身為德國人,可能會在片中看到一些對台灣轉型正義的看法XD 但以國外的角度來說,或許這部紀錄片是讓國外看見台灣亟需改革的契機吧。

最後有點無關,紀錄片裡面拍了大港和青山祭的表演段落,看到好幾個認識的人XDDD
另外,我以為青山祭當時的拍攝是為了拍回顧影片,想不到是紀錄片......看到自己在第一排一直入鏡,真的超想死的XDDDDDDD


p.s.時間有點晚,不然我真的有點想看 Sleaford Mod 的紀錄片,不知道會不會看到別人分享。XDD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