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5, 2017

TALK: 由血肉果汁機《GIGO》的聆聽經驗反思「台式文化」與「重金屬音樂」的矛盾


一樣是音樂社會學的作業,放上來記錄一下;這篇主題和目前進行中的論文無關,應該比較沒有複製貼上感了XD。
雖然後面寫的文字可能有點尖銳,但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篇批判金屬頭的作業,只是講話討人厭的血肉腦粉在表達愛意而已!XD

作業二:請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音樂專輯,國別、時代與類型皆不限,但必須是完整的一張唱片專輯(EP 迷你專輯亦可,但單曲不行),並說服至少兩位鮮少或討厭此音樂的親友嘗試聆聽。記錄下他們的心得分享(甚或爭論)內容,並討論造成個人差異感受的社會因素,如世代、族群、性別、階級、城鄉或文化差異等。


專輯:GIGO
樂團:血肉果汁機
專輯年分:2015

血肉果汁機《GIGO》是我認為在2015年,最優秀的一張台灣專輯。他們以這張專輯得到金音獎「最佳搖滾專輯獎」,並入圍最佳樂團,不僅將金屬樂融合了嗩吶、台灣宮廟文化,歌詞中加入外星/宇宙世界觀,處處暗喻著在平行世界、宇宙中,正在進行或即將發生的事件;同時也發展出一套「血肉哲學」:這些事不是沒發生,只是你不知道。
這樣創新的世界觀與編曲,打造了血肉果汁機的主要風格,即使《GIGO》已不如奠定他們台式風格的EP《粗殘台中》般,以電吉他演奏、模仿民俗樂器旋律,展現出樂團創意、技巧兼具的實力,卻也足以讓未接觸過的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成為近年台灣獨立樂團界的當紅炸子雞。

選擇以這張專輯當作本次聆聽經驗比較的主題,除了某部分的私心(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外,同時也在於血肉果汁機身分的「矛盾」:重金屬音樂是西方的發明,文化概念、分類依據也是由西方主導,但血肉果汁機卻以「台式文化」作為編曲主軸;即使早在2011年,閃靈發行《高砂軍》時,國際樂評便開始以「台灣金屬」(Taiwanese metal)、「東方金屬」(orient metal)的新詞彙形容閃靈的音樂,但與閃靈以交響、民謠黑金屬做為基底的音樂相比,以死蕊(deathcore)、殘酷死亡金屬(brutal death metal)混種的血肉果汁機聽來又更「台」、更粗殘(台語;指「粗暴、凶狠」)、更重口味。

即使已將《GIGO》這張專輯推薦給許多朋友,但在尋找本次的聆聽對象時,還是稍微猶豫了一下。而經過與親友們的討論、爭辯後,決定將文章的對象放在兩位彼此完全不認識的親友身上;一位是「討厭金屬樂」的 A,而另一位是喜愛國外金屬樂團、嘗試接觸各種曲風,卻鮮少聆聽台灣金屬樂團的 B。

Tuesday, October 24, 2017

TALK: 當台中市區變成金屬頭集散地:回顧首屆山海屯音樂節(2014/08/09-10)

好久沒更新了,想不到碩班會這麼讓人發懶(本來就懶)XDD
上學期因緣際會修了台大李明璁老師所開的「音樂社會學」,學期初莫名引起爭議的加簽小作業,以及學期結束後的事件(想不到會是老師最後一次開音樂社會學QQ)先不提,我只是想把自己偷渡私心的三篇期中報告放上來而已。也感謝老師看到這些立場明顯的報告,還是給了很甜的分數QQ

接下來的三篇文章會附上原本的作業要求,以及(經部分修飾呈現的)作業全文,當作紀錄。

作業一:自行選取一個自然環境或人為地點、場所或社會活動情境,進行其中音景(soundscape)的聆聽、體驗和考察,並寫成報告。或者,你也可以尋找一個過去曾經存在而如今已消失的音景,如某個結束營業的表演場所或唱片行,或者某次獨特的音樂活動等,對它進行脈絡耙梳(透過報導或訪談等史料搜集),寫成報告。


號稱「最漂丿(瀟灑)音樂節」的「山海屯音樂節」,以龐克、後硬核(post-hardcore)、金屬核(metalcore)等重型音樂曲風 [註] 為主題,雖只辦過三屆,卻已有許多忠實粉絲,成為台灣的新一代指標性音樂節。

 [※補充:此篇作業為今年4月所寫,故不提第四屆]

在被某些樂迷戲稱為「音樂產業沙漠」,獨立音樂現場鮮少爆滿的台中,為何山海屯能異軍突起、脫穎而出?面對三屆層出不窮的大風大浪(第一屆的 Born of Osiris 臨時取消、第二屆的蘇迪勒颱風與 Limp Bizkit 事件,以及第三屆的 Papa Roach 破局),遍體鱗傷、負債累累的這個音樂節,究竟是如何得到眾多樂迷的支持?

身為三屆都有參戰的樂迷之一,或許透過樂迷(自身)經驗與觀察周遭親友的反應,會比單純透過訪問、報導進行脈絡耙梳,更能找到說服自己的答案。首先,必須從重金屬音樂 [註],以及其樂迷文化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