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6, 2017

ALBUM: Splashh - Waiting a Lifetime (2017)


明明 Wake Up 前一天,我為什麼是在聽 Splashh......XD

先為這張專輯下個小標:樂團進化論。
和許多人不太一樣,我對 Splashh 的印象是可愛、讓人想起檸檬蘇打清涼、啵啵啵特性(??)的〈Lemonade〉,以及吉他聲音怪怪歪歪、歌詞簡單的〈Feels Like You〉(哎,其實他們歌詞都蠻簡單的?);這次專輯發行後剛好來台灣,忍不住紀錄一下。


老實說,Splashh 再發個好幾張《Comfort》式的專輯大家也會買單,但他們不這麼做,反而將倫敦、紐約略帶時髦復古感的聲響巧妙融進原本編曲鬆鬆的車庫、衝浪搖滾中,部分保有他們最具辨識度的青春無敵、器樂猛衝,整體聲響聽來卻又精緻許多。

從開場曲〈Rings〉便可窺見 Splashh 的進化:一貫慵懶、讓人想起夏日兜風、衝浪,適合搖擺兼回想少年時期(??),bass 與鼓點卻更加緊密複雜。接續慢板 ballad 融合迷幻 indie pop,輕柔的〈Gentle April〉,〈Come Back〉是另一首吸引耳朵的歌曲,稍微泡泡糖一點,進入主歌後將吉他與其餘器樂比重降低,使男女聲的搭配更加平衡;〈Honey and Salt〉則噪到極致,為下曲充滿電氣、銳舞氛圍的〈Look Down to Turn Away〉鋪路,而後者與 dream pop、略瞪橋段的轉換、結合充滿新鮮感(意外喜歡這兩首,越聽越上癮!)。


聽《Waiting a Lifetime》這張專輯總會不小心注意一些小細節,像是〈Waiting a Lifetime〉的口哨聲、〈Closer〉各段吉他 riff 清亮聲響的些許差異、進副歌前鋪底的 synth、〈Under the Moon〉後方予人漂浮感(???)的咻咻咻聲響......直到漂亮收尾的最終曲〈No.1 Song in Hell〉才驚覺:這張專輯太短了吧!

有些專輯簡介提及發行背景時,會使用「在三年的時間裡,他們推翻錯誤的開始,重新尋找製作方向。」這樣的語句(可能是國外樂評這麼寫的?),但我認為這樣講太名過其實;雖然原始團員之一的 Toto Vivian 認為 Splashh 遇見製作人 Nicolas 後才激發出新的想法,將已完成的 demo 曲重新打散再創作,但少了他們原本的歌曲作為基底,這張專輯根本可說是不存在。Splashh 這三年的摸索並非走錯道路,而是捨棄了原本的捷徑、繞了點路,遇見指路人 Nicolas 後,得到了更完整的製作方向。


這張專輯聽完後,或許可以期待一下下周三(7/12),由這四個青春無敵、看不出年紀的少年(?),所組成的 Splashh 水上樂園(╳)樂團(○)首次亞洲巡迴的演出。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