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破音時間的這張臉書相片作為開頭。
就我來說,精采的表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太過喜愛不想錯過任何一刻(且對每首歌的段落都很熟悉),因此把握任何空檔拿起相機拍不停;而另一種是完全提不起拿相機的念頭,因為你震撼到無法拍照──或者該說是捨不得拍照。而Russian Circles絕對屬於後者。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到Russian Circles是在前年年底左右,記得當時聽的是2011年專輯《Empros》的第一首歌〈309〉。開頭詭異的吉他聲不到30秒後具侵略性的鼓聲立刻吸引了我,而長段落與長段落間吉他停頓又刷下的連接轉折處對我來說如同巨浪來襲時不斷漲高的水面。仔細聽可以聽得出只有三位團員,段落元素的豐富性卻讓人不想接受這個事實;可以聽得出是金屬樂,卻有更多的停頓和鋪陳可以喘口氣。
之後又接連聽了不少Russian Circles的其他首歌,對他們的喜愛可以說是只有加深沒有淡去,也開始後悔當時聽到他們來台的消息以及他人推薦時沒有及時把握。直到去年新專輯《Memorial》的好評以及開始公佈他們的亞洲巡迴後才又燃起了一絲希望,當看到巡迴出現了“Taipei, Taiwan”時簡直可以用狂喜來形容──由於這篇是演出後記因此《Memorial》就不多說了,但它既有展現以往印象深刻偏金屬、黑暗且氣勢壯闊的〈Deficit〉和〈Burial〉,也有對比之下顯得悲悽、蒼白冷調的〈1777〉以及加入歌德民謠女歌手Chelsea Wolfe空靈飄逸嗓音的結尾曲〈Memorial〉,是張情緒緊湊爆裂和冷調憂傷並行共存卻又不突兀的專輯。
話題繼續回到這場演出,雖然有此一說:第一排聽現場並不會比較好,但是衝著滿足愛看樂手效果器盤的慾望和可能得到突如其來的禮物或沙必死這兩點,我還是選擇提早半小時在場外排隊進場。
據說亞巡準備的周邊T恤已經銷售一空,只能說後續兩站的國家真的是運氣不好......
開場團是破地獄(上次是vuLner,感覺起來Russian Circles似乎很喜歡讓三人團當做開場團),我對這團的初步印象只有裡面負責調和音效的羅皓博是大學社團的學長,而且接觸到Russian Circles也是這位學長曾經推薦的緣故。還有他們前陣子出了卡帶很酷。
破地獄的表演方式十分特殊,台上幾乎沒有太多的燈光似乎是想讓觀眾更加集中在他們所弄出的聲響,或許是這個原因,我覺得比起編曲他們更加注重於聲音上的搭配和實驗性上。和三位團員肅穆的表情相對應,整體氣氛像是在進行一場令人屏息的儀式,對於他人可能是噪音的聲響卻是整體中心,如果中途不禁閃神的話大概就不知道現在在哪了。但話說歸說,他們和我曾聽過的噪音團又有點不太一樣,雖然有feedback但是不單純只是發出feedback聲響,而是讓其襯底與其他的聲響結合並融為一體。另外不同的是節奏也非常緩慢,考驗聽眾的耐心。
即使在表演當時我常常有神遊太虛的感覺,且有種被台上低沉和重複性高的音樂包圍的昏沉感,但是現在重新整理卻覺得是非常難得的經驗──音效低沉緩慢使我想到Sunn O))),然後不知怎麼的在被噪音包圍的部份讓我回想起上次野台趕場時經過正好聽見的紐約亂葬崗A Place To Bury Stranger那種迷幻又有點wave的味道、迴盪轟炸的感覺,會這麼聯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兩團就十分的不像啊。
而最後結尾十分突然,放著器材任其音效迴盪三人便走下舞台,等布幕開始闔上才驚覺「原來已經結束了嗎?」這種經驗也不是常有的吧。
接著便是眾所期待的Russian Circles,布幕一開啟後方便出現此起彼落的尖叫聲。
沒有太多的準備就響起了詭譎的吉他前奏、鼓手Dave攻擊性的快速過門......雖然我不是個會對喜歡的後搖團特別去記歌名的人,但到那最熟悉的片段,我卻能夠百分之兩百的確定開場曲是〈309〉,我接觸他們的第一首歌。
下沉、再下沉,巨浪湧起、浪花直接衝擊第一排的我們!
原先在家戴上耳機聆聽的時候就夠震撼了,但現場所感覺到的更甚於耳機裡所聽到的,完全是不同的層次!
或許原本Russian Circles所要表現的不是像我腦中所出現巨浪湧起的畫面,但容我用我所感覺到的來形容吧──如果將耳機中聽到的比喻成栩栩如真的巨浪來襲的影像,那麼現場的他們便是真正潮水襲來時在海邊被噴的全身溼透,那種浪花打在臉上舒服又痛快的感覺。
雖然暴烈但又療癒,深沉的鋪陳卻不沉悶,既有黑暗詭譎的金屬風格也有蒼白冷調如電影配樂的一面。
這就是我在Russian Circles身上所感受到的印象。
這場非常奇妙的一點在於觀眾的年齡層蠻小的,一開始排隊的時候就有聽到當天指考放榜才買票的高三生,但在後方發現開始有人mosh pit後回頭想看多少人時發現後方衝撞最兇的那群人幾乎都是年輕的面孔......記得總共有三到四次的mosh,倒數一兩次甚至延伸到了前面第一排的我們,最後不知是倒數第幾首時更有人爬上欄杆開啟crowd surfing。發現衝撞範圍變大後原本我想要跟進,可惜右方站了一個沒有加入衝撞的聽眾因此只能頻頻轉頭羨慕他們的年輕。(希望後面的各位不要以為第一排認為mosh很奇怪才轉頭的,是我們真的很羨慕啊!)
雖然在live總是有記憶歌單的習慣但我真的對於後搖團沒輒(每次看setlist.fm都十分好奇這些編輯的人到底是怎麼運用神一般的記憶力記起順序的?)對於其他首歌印象深刻的就是中段偏前的〈Burial〉,因為這是在新專輯中最喜愛、氣勢也最磅礡的一首。另外還有新專輯裡在今年巡迴中常表演的〈1777〉和〈Deficit〉兩首,其他首雖有印象但我總是在看完setlist之後才猛然想起。我想對我這種記憶不好的人來說,就算表演的歌幾乎相同,只要前後順序接的曲目不同,整首就像是一首新的歌、整個表演就像是一張新專輯一樣吧。
和猛烈有勁的表演及台上昏暗的燈光相反,Russian Circles的每個團員都很......這麼說好像不太恰當,可愛。
鼓手Dave在開場沒多久的時候就展現了燦爛無比的笑容,不知是否受到感染後來吉他手Mike也常常邊彈邊笑。而他們腳邊放的台啤也時常拿起來灌個一兩口,莫非他們經常笑的原因是由於酒精的關係?
除了笑容滿面以外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明明就說台灣很熱但你們也穿的太熱了吧!
進入求生模式的Dave穿了短袖但還是滿身汗,Mike和Brian卻是穿長袖,從頭到尾我最疑惑的就是這點了。
不過除了頻頻擦汗的Dave以外其他兩位團員也是看得出滿頭大汗,看來穿不穿短袖都是一樣的結果啊。
其實可以發現Russian Circles這場是沒有打算encore的,因為Mike在下台的時候還順手把自己的音箱電源給關了。但經不起我們(可能還有主辦)的再三盧小要求後還是上台表演了一首已經很久沒有表演和練習過的〈Death Rides a Horse〉。在表演的時候Mike一直面帶微笑,本來以為是我們要求encore的熱烈反應使他出乎意料,但經過破音時間的敘述(Mike:「剛才太可怕了,我到底在幹嘛。」)才發現其實是因為他到後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彈什麼.......但就算是這樣,能夠看到他們安可的現場還是很過癮──尤其是想到他們幾乎不安可的時候。
Ba./ Brian
Gt./ Mike
Dr./ Dave
安可曲〈Death Rides a Horse〉時Mike的面帶微笑。
最後場外還有簽名會但時間有點趕又忘記帶專輯就作罷,回程時才想到其實可以簽在票上只好等下次捲土重來,what a pity!!
不過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不管何時聽Russian Circles的現場都像是在聽一場初次見面的表演,再聽100次這樣的表演也不會膩的。
Setlist:
309
Harper Lewis
1777
Geneva
Burial
Carpe
Deficit
Youngblood
Mlàdek
Encore:
Death Rides a Horse
(source: 破音時間 DISTORTED TIME)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