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抗拒寫年度專輯這種文章;因為總覺得自己聽的不夠,或是沒有尊爵不凡的好品味,很容易被靠北,就跟每次那些知名音樂網站、雜誌公布年度十大、二十大、五十大,甚至是百大專輯時,總會有人在下面留言區戰「怎麼沒有____!?太不合理了!」或是「ooo 竟然比 xxx 還高,這個排名有問題!」一樣。
(即使這只是寫好玩的,也沒人會在意、沒人跑來戰,我還是玻璃心XD)
再者,每次寫年度十大時,總是要重新把當年喜愛的專輯再聽一遍,再從中評分、排名;但無論怎樣精挑細選,十大總是太少,百大總是太雜。
更別說不同曲風的專輯,根本無法以一樣的標準看待;年度最佳專輯還有機會選出來,但年度排名實在是太主觀的一件事,極端一點的比喻,拿 Slowdive、The National 來比 Mastodon、Cannibal Corpse?根本張飛打岳飛ㄅ。
而這次看到了一直很喜歡的樂評人袁智聰在《扭耳仔》寫的〈關於年度十大:我選甚麼又與你何干?〉,裡面提到:
為甚麼要蓋棺論定地去選十張呢?通常要選十大,所草議出來的名單,都弄出了十多張來,然後因為要齊頭十張而把某幾張篩選出來,從而懊惱了整天,畢竟十大永遠都太少,更莫論還要再去細分名次吧。
於是這次我也只簡單地將 2017 特別喜愛的專輯列出來,依照團名字母排列;某些心得待補。
(但不想認真排名就正好是 20 張,為什麼要這樣搞我XDDDDDD)
Alvvays – Antisocialites
推薦歌曲:Dreams Tonite、Lollipop (Ode To Jim)、Forget About Life
B Boys – Dada
對來自布魯克林的樂團,總是有布魯克林式的想像(???),原先以為會是如 DIIV、The Strokes 類的後龐克,但《Dada》的許多首歌曲,又可明顯聽出 Minor Threat 這類 80 年代龐克的躁動感。不過說唱與嘶吼交錯、戲謔地將生活瑣事唱入歌詞這點,好像又蠻文藝的?
推薦歌曲:Psycho (Still)、I、Energy
Code Orange – Forever
我實在太喜歡〈Bleeding in the Blur〉的開頭了,Code Orange 的歌曲有些不合常理的編排,而這就是他們的迷人之處。
即使是 beatdown hardcore,但他們不像是個標準的 beatdown hardcore 團,反而像是 hardcore 加上詭異的 beatdown、急停、爆裂,最好的例子就是〈Kill the Creator〉在每段主段落中的銜接橋段,或是〈Real〉工業式的聲響突然接了混亂的 beatdown,黑暗扭曲的氛圍十分吸引人。
推薦歌曲:Forever、Kill the Creator、Bleeding in the Blur
Converge – The Dusk in Us
年度的第一名專輯,只好從專輯小結搬磚過來:
許多長期發展的金屬團、扣團,不管再怎麼有名,總是會有幾張讓人失望,或是維持現狀、重製經典聲響的專輯;但 Converge 這張專輯讓人眼睛一亮,不僅保留了他們的獨特、具辨識度的聲響,同時也加入了許多實驗性質的編曲與元素,黑暗的氛圍、drone 的沉重音色,和 Converge 充滿金屬侵略性的 hardcore、mathcore 風格,同時在一張專輯或歌曲出現,多變、難預測的吉他聲響也十分迷人。
上述的形容詞,似乎不少也可以套用在 Code Orange《Forever》中,原諒我的詞窮,但 Converge 偏 metallic 的聲響更勝一籌。
推薦歌曲:Eye of the Quarrel、Arkhipov Calm、The Dusk in Us
DYGL – Say Goodbye to Memory Den
光是專輯製作人是 The Strokes 的 Albert Hammond Jr.,就讓《Say Goodbye to Memory Den》務必會成為我在 2017 最常播放的一張專輯。
專輯開場曲〈Come Together〉,無論是開頭由鼓與吉他組成帶後龐味、富含彈跳感的節拍重擊耳膜,或是後段轉折點嚓唰嚓唰響的吉他刷扣、時不時撩一下飛過去的吉他音效,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 DYGL 這張專輯並不是那種吉他技巧強到會嚇一跳,或是多有想法、概念多深的專輯,但吉他刷下的那一刻讓人起了雞皮疙瘩,這樣就夠了。
推薦歌曲:Come Together、Let It Sway、Wasted of Time
hyukoh – 23
最早認識 hyukoh,是看了 KOSZINE 的推薦文,對於這類廢青感十足的風格完全沒有抵抗力;久未 follow 他們,他們竟然紅回主流圈了!(狀態顯示:很久沒看韓綜和音樂節目XD)
比起之前英倫味較重的作品,《23》加入了更多元素,如:鄉村、R & B、funk......,這些元素使得 hyukoh 的這張專輯更加平易近人、更多元細緻。專輯可從〈Jesus Lived in a Motel Room〉、〈萬里〉兩首之間切開,依風格分為前後兩段。相對於前段歌曲還是有點青春,如〈Tokyo Inn〉的 disco 歡快感、〈Burning Youth〉的能量十足,後段多了更多惆悵、陰鬱矛盾的自我對話,風格也相對冷冽。
如果厭惡(某部分)K-Pop 的粉紅泡泡和 cheesy,認為韓樂都是如此,那你一定要聽聽 hyukoh。
推薦歌曲:Tokyo Inn、萬里
Myrkur – Mareridt
非常特別的一張專輯,它既是一張 post-metal 專輯,又混合了有如 Chelsea Wolfe 的空靈、歌德式吟唱、dark folk/ambient 的器樂演奏。
(不過說到 Chelsea Wolfe,她還真的有在專輯的 bonus track 出現ㄋXDDD)
若要標籤《Mareridt》 這張專輯,或許該用「黑金版的 Sigur Ros」這樣的詞來標記它?如咒語般的吟唱、令人窒息、不愉快的厚重聲響,以及憂鬱、具北歐民謠風格的旋律,讓《Mareridt》聽起來更陰柔、也更邪惡、更具威脅性。
推薦歌曲:The Serpent、Elleskudt
Novelists – Noir
這張專輯蠻有意思的,前衛,但不流於匠氣或純炫技。
雖然看見蠻多人對這張作品表達失望評價,但 Novelists 在 djent 還算是年輕的團,能有這樣的第二張作品已經很好了(而且老實說,品質也不至於差到要給低分)。
雖然看見蠻多人對這張作品表達失望評價,但 Novelists 在 djent 還算是年輕的團,能有這樣的第二張作品已經很好了(而且老實說,品質也不至於差到要給低分)。
推薦歌曲:The Light the Fire、Lead the Fire
Perfume Genius – No Shape
專輯小結已經提過,只好再次搬磚:
今年香水天才這張專輯真的是讓人心服口服,除了用「藝術、神之聲」這樣的標籤形容、定義外,完全想不到其他的詞彙。這是一張讓人出神的專輯,〈Otherside〉的轟炸聲一下,彷彿是為 Mike Handreas 的降臨開路。過去聽香水天才的作品,總覺得 Mike Handreas 是個溫柔又脆弱、傷痕累累的人,但在《No Shape》這張專輯中,他顯得優雅、柔軟,卻更有自信。
推薦歌曲:Otherside、Slip Away
Persefone – Aathma
聽完以後真心覺得:幹,上次台灣場臨時取消,可以再來一次嗎?
《Aathma》編曲偏軟,但該有的炸裂與吉他尖銳演奏依舊有,軟硬皆備惹人愛;同時專輯的鋪陳、歌曲對比充分。特別喜歡後段的銜接:由靈氣十足彷彿靜止、邁向終章的演奏曲〈Vacuum〉,接上主段落混亂失控、吉他噴來噴去的〈Stillness Is Timeless〉;尾段轉為柔和,最後以如同敘述星際誕生、混沌、戰爭、穩定運行、合而為一的〈Aathma: Part I.〉至〈Aathma: Part IV.〉四部曲做結尾,算是收尾收得蠻不錯的一張專輯。
雖然我還是偏愛《Spiritual Migration》更硬、更猛爆的器樂纏鬥,不過《Aathma》這張偏柔和、口味清淡,很適合當成推坑工具。
啊,我也蠻喜歡〈No Faced Mindless〉的,前衛、潮到出水的吉他、器樂solo互相映襯、較勁、對話,這就是聽前衛金屬的醍醐味啊!
推薦歌曲:Spirals Within Thy Being、Vacuum、Stillness Is Timeless
POND – The Weather
推薦歌曲:30000 Megatons、Sweep Me Off My Feet、Paint Me Silver
Ride – Weather Diaries
推薦歌曲:All I Want、Impermanence、White Sands
Septicflesh – Codex Omega
今年對許多扣團、金屬團的新專輯印象普普,Septicflesh 這張專輯是少數例外,開場曲〈Dante's Inferno〉才播不到一半,我就認定《Codex Omega》是不得不聽的一張專輯,那神話般的壯闊氛圍實在太吸引人,某些旋律也非常有民謠金的味道。
不過 Deluxe 版最後附的三首交響器樂版本歌曲顯得有點多餘,可以要求(類)概念專輯不要搞這套嗎?前面情緒起伏都收尾了,這些 bonus 多壓一張 CD 也行啊XD
推薦歌曲:Dante's Inferno、3rd Testament
Story of the Year – Wolves
在許多 post-hardcore、metalcore 樂團的新作欲振乏力時,慶幸我們還有 Story of the Year。
在許多 post-hardcore、metalcore 樂團的新作欲振乏力時,慶幸我們還有 Story of the Year。
推薦歌曲:Bang Bang、The Eternal Battle for Mike Cronin's Soul
The Afghan Whigs – In Spades
推薦歌曲:Arabian Heights、Copernicus、Light as a Feather
The Horrors – V
這張專輯無論是音效的運用、把玩,或是 Faris Badwan 的歌聲,都可說是十分出色的作品,或許有些人會認為《Primary Colours》和《Skying》才是 The Horrors 的最佳作品,但《V》的聲響實在太豐富,合成器的運用也比過去更上一層樓,甚至在歌曲中看見 Depeche Mode 的影子。
編曲的巧思、氣氛的鋪陳是《V》的最大看點,〈Press Enter to Exit〉中後段短暫脫離歌曲進行,彷彿按下重置鍵、重新開機的意象,即使聽了好幾次依舊驚喜;而〈Machine〉則是私以為專輯中最受 Depeche Mode 影響的一首歌,扭曲、機械化、具工業感的音效,讓人想起 90 年代巔峰時期的 DM。
雖說讓人想起 Depeche Mode,但 The Horrors 過去玩後龐的底子,使得音色有了更明亮豐富的變化。而歌曲傳達的科技虛無感、對自我的懷疑,使得聆聽《V》的過程,就像是觀賞一部 cyberpunk 風格的電影。
推薦歌曲:Press Enter to Exit、Weighed Down、World Below
The National – Sleep Well Beast
推薦歌曲:Day I Die、The System Only Dreams in Total Darkness
拍謝少年 – 兄弟沒夢不應該
即使我還是比較偏好《海口味》的生猛激情(??),但《兄弟沒夢不應該》加的元素更多元(特別喜歡〈契囝〉的北管演奏,還有〈北海老英雄〉的銅管),歌曲也顯得比較內斂成熟。或許是已經聽過好幾次專輯裡面收錄歌曲的現場,總覺得錄音室版本有點太溫柔了XDD 但這不影響我對這張專輯的喜愛,「2017 最喜歡的台灣專輯」這個頭銜封給他們當之無愧。
推薦歌曲:契囝、兄弟沒夢不應該、暗流
甜約翰 – Dear
2017 年末,原先已經排好了最佳專輯,結果《Dear》一發行,全部的排名、評論都要重寫一遍──這大概是最能形容甜約翰這張《Dear》的一段描述吧。(?
說實在,光看樂團簡介寫著的「擅長慵懶小品」,我差點要錯過這團。原先以為又是純民謠,或是陳綺貞那類的木吉他小清新歌曲,但在聆聽了整張專輯後,對那在木吉他民謠基底融合 funk 與 fusion、器樂層次豐富卻不互搶凌亂的編曲大感驚豔。每首歌曲都有段抓耳、音色細緻的 riff,男女主唱和器樂的比重雖接近民謠,但器樂的配置、音色安排,還是可以打中許多喜愛 dream pop、indie pop 的聽眾。
說實在,光看樂團簡介寫著的「擅長慵懶小品」,我差點要錯過這團。原先以為又是純民謠,或是陳綺貞那類的木吉他小清新歌曲,但在聆聽了整張專輯後,對那在木吉他民謠基底融合 funk 與 fusion、器樂層次豐富卻不互搶凌亂的編曲大感驚豔。每首歌曲都有段抓耳、音色細緻的 riff,男女主唱和器樂的比重雖接近民謠,但器樂的配置、音色安排,還是可以打中許多喜愛 dream pop、indie pop 的聽眾。
推薦歌曲:降雨機率、Angellina
夜貓組 – 健康歌曲 OwO
今年最喜歡的嘻哈專輯,依舊搬磚:
用一句話描述聽完的感想,就是:「不愧是李英宏當製作人,帥帥。」
也因為是李英宏當製作人,才能做出這樣的專輯,復古感、鏘感、鬆感三效合一(??)恰到好處,MV 到底嗑了什麼XDDDLeo 王那種懶懶又廢廢的 flow 真的是眾人模仿不來,而且春艷進步幅度真的蠻大的,過了這麼久(??),我終於可以聽春艷了ㄋ(竟然是驚訝這個?)
推薦歌曲:2017太空漫遊、墜機、健康歌
※2017 專輯小結:https://goo.gl/AwLEmF
結尾還是要嘴砲一下;上述幾張固然是不錯的作品,但如果你趕時間,就直接聽這幾張吧:
此外順便補上兩張沒有排上榜單,但也值得一聽的專輯:Thundercat《Drunk》以及 Loathe《The Cold Sun》。
《Drunk》這張強到嚇死人,剛開始就被〈Captain Stupido〉既即興又計算精準的 fusion bass line 噴滿臉。專輯中大部分歌曲都很短,但在短短兩分半中把歌曲的起承轉合做得非常流暢,可以一次聽到 R & B、電子、fusion 等元素。
至於《The Cold Sun》也是張非常特別的專輯,但下一篇關於新團的文章或許就會提到了,先就此打住吧。
結尾還是要嘴砲一下;上述幾張固然是不錯的作品,但如果你趕時間,就直接聽這幾張吧:
- Converge – The Dusk in Us
- The Horrors – V
- Ride – Weather Diaries
- Myrkur – Mareridt
- Code Orange – Forever
- Septicflesh – Codex Omega
- POND – The Weather
- 拍謝少年 – 兄弟沒夢不應該
- 甜約翰 – Dear
- 夜貓組 – 健康歌曲 OwO
此外順便補上兩張沒有排上榜單,但也值得一聽的專輯:Thundercat《Drunk》以及 Loathe《The Cold Sun》。
《Drunk》這張強到嚇死人,剛開始就被〈Captain Stupido〉既即興又計算精準的 fusion bass line 噴滿臉。專輯中大部分歌曲都很短,但在短短兩分半中把歌曲的起承轉合做得非常流暢,可以一次聽到 R & B、電子、fusion 等元素。
至於《The Cold Sun》也是張非常特別的專輯,但下一篇關於新團的文章或許就會提到了,先就此打住吧。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