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7, 2014

LIVE: 山海屯音樂節2014 Day 2@台中文化創意園區--August 10,2014

上一篇曾經提過山海屯是個實現眾多人夢想的音樂祭,而我認為不只是實現看到國外想看的團的夢想,隨便找每個時段都有自己想看的團是件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山海屯的第二天就是如此。
看了不少臉書專頁上的訊息分享,無論是統籌的話、其友人的分享、或者是激起的迴響,我只能說台灣能夠辦個像DOWNLOAD FESTIVAL一樣的音樂祭已經不再只是個夢想,至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老話重提:我還要再看山海屯100次!

  • Day 2--August 10, 2014 

早上有點事情耽誤了因此我三點才到會場,幸好今天的雨並沒有昨天大。
前一天的膝蓋瘀青讓我有點害怕無法像昨天一樣生龍活虎乒乓叫,但到了現場發現我實在是多慮了。就算不是在現場附近都可以遇到拿山海屯毛巾或是穿著官方T恤的人,根本整個台中都是我們的主場──雖然可能看起來蠻狼狽的就是。


ROTTENGRAFFTY//熊霸舞台
我必須坦承一開始將ROTTENGRAFFTY排入行程的動機是想搶建築師的杆......不過可能也是因為山海屯官網上的簡介讓人覺得這團應該會對我的味。而事實證明直覺並沒有錯,這團可以繼續追蹤。

我想旋律和副歌的記憶點大是他們的一大特色吧,其中有幾首歌雖然無法叫出名字但我知道的確在某個地方聽過。且就算之前沒聽過,當點擊進YouTube頻道後也馬上會有印象。山海屯結束後隨機點了幾首官方YouTube上的MV,不管是副歌使人印象深刻的〈金色グラフティー〉、開頭有點工金味道的〈世界の終わり〉、光聽就可斷定台上一定會帶動台下“woo~o~woo~o~”的〈STAY REAL〉,或是有著與開頭結尾的安詳截然不同之明快主歌副歌的〈This World〉、〈銀色スターリー〉等歌,每首都十分有記憶性,聽到某些片段腦海立即會浮現『啊,這首絕對有唱』
希望不要嫌棄我孤陋寡聞,發現他們是來自京都後立馬讓我想起大港曾經看過的10-FEET。不知是關西人都這樣熱情還是其他的原因,過去看過的團只要來自京都現場都非常的嗨──雖然風格不同,但曾二度來台的數字搖滾團tricot也是京都來的樂團,和台下的互動也極多。
除了兩個主唱NOBUYA和N∀OKI經常與台下對話外(其中N∀OKI要求我們不停復誦他的話結果卻罵我們『豬頭!』『吵死了!』,讓人覺得有點可愛啊。 ),其餘的團員也是十足的會炒熱氣氛,雖然沒什麼講話卻能感受到他們的激情(??)。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頭髮染成黑金兩色的吉他手KAZUOMI,除了開場時在臉上圍了一塊骷髏圖案的黑色布巾蓋住鼻子以下讓身為the GazettE迷妹的我不由自主的想起れいた以外,在表演途中還拿下吉他抓起麥克風大吼煽動台下的觀眾。他們的現場讓人感覺每個團員都是主角、每個觀眾都是來參加一場超嗨party。
講到與台下的互動便不免要提一下NOBUYA,幾乎每首歌都可以看到他在台上自編舞蹈或是比出許多莫名所以的手勢,像是抵住太陽穴將自己一槍斃命、或是三秒三連拍之類的pose。後來更爬上舞台前的欄杆讓台下的各位撐住自己,雖然看到昨天聊過天的工作人員被一腳踩過去有點可憐(笑)但炒熱氣氛的效果真的是百分百啊!而且......這麼迷妹的話說出來真是不好意思,其實我覺得他蠻帥的。


ARCHITECTS//熊霸舞台
這次第一個吸引我買早鳥票的團便是建築師ARCHITECTS,雖說前面已經公佈ISSUES但直到他們公佈後我才正式的下定決心──而我坦承有一部分是基於迷妹心態,因為主唱Sam Carter真的是個帥哥雖然髮線有點高臉又很兇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另外其實我覺得ARCHITECTS除了Sam Carter以外長的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除去鼓手Dan和吉他手Tom是對雙胞胎兄弟這個因素不算,樂團的工作人員連臉都和團員長的很像.......而且可能加上國外帶來的工作人員不多時間又有點緊迫的關係,有很多的器材都是團員親自下海來搬運及調整,導致區分團員和工作人員對我這種臉盲人士來說更加的混淆不清,就像是沒吃過蛋的人要從外表分辨鹹蛋和皮蛋一樣。
講到器材就必須要提到Sam,經過這次我真的覺得他是個有點龜毛的主唱,器材線材有些都是他在台上看不順眼就順手調整,連Dan的crash有點鬆脫聲音不太對都是他親手拿鼓鎖轉緊的。結束時甚至還怕收場太慢一手便把大鼓扛起走回後台,而團員們想必也是對器材非常了解,不管是自己的或其他團員的,記得Dan還有幫Tom調整吉他。(還是那其實是支援的吉他手?
開場無疑的是新專輯《Lost Forever//LostTogether》的開頭曲〈Gravedigger〉,聽到那熟悉的前奏提示我們和Sam一起大吼“You are the reason we're bitter and then some!的時刻終於要來臨了。接下來表演的〈C.A.N.C.E.R〉、〈Naysayer〉、〈Dead Man Talking〉、〈Colony Collapse〉以及表演後半段炒熱氣氛、副歌一起大喊“Hey, hey!”的〈Broken Cross〉都是這次新專輯巡迴中的必唱曲目。
其實我對於建築師本身的歌並不算是熟悉,後期實在專輯出太快了就算依照步調一起聽也常會把幾首非主打的歌名搞混,但我似乎在聽專輯回憶時對於〈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這首setlist較少聽到的歌有極大的印象。而舊專輯的經典曲也常被安排在表演曲目中,如前張專輯《Daybreaker》中台上台下怒吼“You fuckin' pigs!!”的〈These Colours Don't Run〉和編曲和橋段令人感覺有著少見深沉抒情一面的〈Alpha Omega〉以及開頭讓人感覺有種疾馳爽快感的〈Even If You Win, You're Still A Rat〉,還有較早期的經典歌〈Follow The Water〉等。能夠唱的實在是太多了並不只是新專輯的歌,加上Sam非常喜歡帶動台下合唱,因此身體的疲累跟頭腦比起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到最後都單純憑著直覺跟上Sam的麥克風,旁人或許會覺得聽起來都是!@#$%^&的帶過去(??)。
但重點不是這個,而是熟悉的團在這裡唱著熟悉的歌就是爽,沒有像前一天的大雨來攪局更盡興。
音場也比前一天的ISSUES好很多,只是台下應該有不少人是為了看coldrain特地來佔位子的。我並不覺得為了喜歡的團提前佔位子有什麼錯,但至少要理一下台上啊......我站在Tom這側靠近邊邊的欄杆,第一排從對面的Alex和支援吉他手Adam Christianson區塊到我這邊的嗨度大概是 超嗨突然冷掉想嗨不能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因為那群卡在中間突然冷掉的女孩們一副就是在等coldrain的。
大家都在甩頭的breakdown頭甩也不甩就算了,靠著欄杆傻傻望著台上動也不動?這只讓我想起海祭為了看阿妹在沙灘挖洞野餐的那群人。
暗自慶幸還好Sam沒有下台來握手,不然我真的會嘔死......對不起我是個Sam迷妹。


Retrospect//海舞台
由於建築師的台下太不哈扣了所以臨時決定變更行程,到海舞台去看前陣子一直傳「汪東城跟我養生」的Retrospect。
其實對於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團我一直抱著很微妙的感覺,雖然不少編曲和整體都不錯的團但可能是聽不懂(當然也看不懂)因此只停留在「不錯」卻無法踏入「follow」的下一步──像之前cover the GazettE的視覺團Malerose我也是只停留在看他們cover的階段。
但看完這團現場之後,我想我可以持續追蹤。主唱真的蠻穩的,編曲雖然有些流行但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重點是迷妹數量大幅減少真的很爽。(哎)主唱和bass手有點可愛,其中主唱還向台下用中文說『我會說一點泰(台?)語』然後向台下很正式的用撒挖低咖問好,在表演中也不時到舞台前小小的延伸走道和大家握手;bass手則是問大家喜不喜歡啤酒然後往台下丟了好幾罐。
我是不了解Retrospect對於台下的我們感覺如何,但應該是非常驚訝有這麼多人來看他們吧,雖然入口的草地有點積水但繼續走進去卻可以看到至少兩三百人在台下。當在台灣最有名的〈เจ็บกว่าคือฉัน〉(我還特地去辜狗翻發音找歌詞:賊挖苦蝦)的前奏出來之後他們應該非常驚訝台灣居然有這麼多人會唱他們的歌,說不定還覺得我們的泰文很好......殊不知我們有空耳這個秘密武器。

正式翻譯版請點這裡

不誇張,台下一起大合唱「RUBY來討債」「終成為~向陽~晚~茶~」「常代買~韭菜~便當~車~」「汪東城跟我養生」還有「那外婆滾!動!著!(滾~動~著~~)」的樣子實在是太壯觀了,也難怪主唱會驚訝的看著我們,“Taiwan...so amazing.”
除了表演以外他們還有團員個人solo時間,可以從bass solo再jam成一首歌真是太有趣了。那外婆滾動著結束後其實有不少人已經撤退去熊霸舞台卡位等coldrain,但台下的觀眾還是不少,團員甚至還幫台下拍了一張照,這應該是難忘的經驗吧還有人跪著看現場!


coldrain//熊霸舞台
由於這次訂了較早的火車票,原本的打算是為了機動性所以撤退到入口,但其實當我到了熊霸舞台也幾乎只能站在入口。
到底是時間桌沒撞大家都擠進來?場地比較小?還是他們變更紅了?這幾點我真的不知道哪些是造成人擠人的原因......可能以上皆是。
看完這次現場覺得coldrain的現場變穩很多,之前有時候還會聽到Masato換氣過度的聲音(??) 誠心建議如果想要嗨一點又不怕撞、又沒急著要走的人站在中間的衝撞區是不錯的選擇。要不是我要趕火車我也不想站在這麼後面,這種沒有參予感、像是在路邊路過看演唱會的感覺絕對不會想試第二次,和大港那次從第10排被撞到第2排的氣氛差太多了。

當時曾經想過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希望聽到哪些歌,很開心的幾乎都有成真。
第一首不意外的是〈The Revelation〉,然後記得有The War Is On〉和Final destination吧......其實我的記憶力並沒想像中好。但我可以很確定〈Die Tomorrow〉跟〈No Escape〉是連在一起的,因為〈No Escape〉唱完不久我就開始撤退到車站,當下要離開的時候真的是依依不捨真想罵髒話,為什麼從高雄開在台南跨夜的那班火車沒有停台中呢?

雖然和冷雨無關但繼續說吧,接著的While She Sleeps......踏馬的我在車站等車的時候聽到了啦!誤點到我都快哭了。


這次的感想幾乎都在第一天的時候打完了,因此下面直接結論。
當開始喜歡扣團時,我曾經想過有朝一日一定要去國外的有名音樂祭,像是日本的Summer Sonic、英國的DOWNLOAD,或者是德國的Rock Am Ring。不為什麼,除了想見識國外這些有名的音樂祭外主要還是為了喜歡的團台灣幾乎都不會請。
但這次山海屯後,我真的認為其實現在的台灣已經有機會能做出一個國際性的音樂祭了。
嘴哥的鼓手小安在臉書專頁上有提到,山海屯的統籌島輝不只是想要辦一個音樂祭,而是希望能夠辦一個有口碑的音樂祭。就像日本的音樂祭會想到Fuji Rock和Summer Sonic一樣,就算不是全部的團都想看但全世界還是有不少的樂迷會共襄盛舉。而我認為他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就是雖然ARCHITECTS、ISSUES、Finch、While She Sleeps等團的鎖定族群幾乎重疊,但這樣的共同性卻是我們想要的──不是請不同的國際大團來到台灣,而是請『都想看的團』來!提到做出口碑這部份,我真的覺得這次的山海屯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大半。

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講的了,我還想看山海屯100次!大家明年見。
啊,不過我要先把住宿和回程的交通問題搞定才行。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